中国儿童教育网(顽童宝宝)

让孩子相信“我能行”的巨大力量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习力教育知识 > 学习动力


让孩子相信“我能行”的巨大力量


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家长学院

在成为一个教育者后,Kiran一直在想该如何做,才能不仅仅是让一两个孩子,而是让她所有孩子都有“我能行”的自信。
 

作者:Joseph Yan

        谁都知道让孩子自信很重要。但到底有多重要?以及应该如何去做呢?

        Kiran Bir Sethi是印度河沿小学(Riverside School)的创始人。在成为一个教育者后,她一直在想该如何做,才能不仅仅是让一两个孩子,而是让她所有孩子都有“我能行”的自信。她的动力在于,当她高中时曾受到鼓励,并因此感到“我能行”,这种态度改变了她的人生。

        这个聪明的女性在十多年前开始了一系列试验。她的目的是,创建和完善一个流程,一个可以不断将“我能行”的意念“传染”给每个人的流程。

        她发掘的秘诀是:把学习带到现实当中来,模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分界线。

        她说一旦你这么做,那么,孩子们将经历一个自己认知事物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能看到改变在发生,生效,然后会接受改变,并因此受到鼓舞,进而主导改变。这将直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,也会使得孩子们更有竞争力,不再感到无助。

        在2009年TED大会时,她介绍了她具体是如何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 她举例学校里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儿童权益的课程。他们被要求制作寺庙里用的香,每天工作8小时。这相当于让他们体验到童工的境遇。他们在做香两小时以后就感到后背酸痛。他们事实上感受到了童工们感受到的一切。之后,他们能用切身感受说服城市里的人,童工必须被禁止。

        这一过程从原来传统的“老师教我的” 变成“我正在做”,这就是“我能行”的思维转变。而这是个可以被激发和培养的过程。

        她说家长也会担心,例如,我们孩子能造福人类这非常好,但是数学、自然科学、英语,这些课程耽误了怎么办?她用数据展示出孩子们的成绩看起来相当不错。在印度2000所学校参加的对比评估报告上看,河沿小学的孩子排名全印度前十。

        她说,这些成绩和数据表示,当孩子们被信任,并且被赋予权力去做一件事,不论他们擅不擅长,他们都能做得更好。

        她的实验甚至证明,当孩子发生改变的时候,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发生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 那是2007年,她鼓励孩子们“厚着脸皮”,不要羞怯,而是走进市政厅、警察局或各个公司,去告诉成年人要“意识到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都蕴藏着巨大潜力”,“要把孩子们当作社会的一分子”。

        之后,整个城市都被鼓舞了。随后每两个月,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会有一天停止行车,而临时改造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。这座城市告诉孩子们:“你们能行!”Ahmedabad已被认为是印度首座儿童爱心城市。

        到2009年,河沿小学试图让更多小孩能和他们一样说“我能行”。因此在2009年印度国庆时,他们做了套简单工具,翻译成8种印度方言,发给了3万2千多所学校,说:“选一个任何烦恼你的话题,然后看如何能将这个问题解决。”

        之后关于改变的故事从印度各地飞来。孩子们自行设计了各式各样问题的解决方案,从如何消除孤独感,到修补不平路面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有32个来自Rajasthan的学生取消了他们的娃娃亲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说这些实验对父母们能有什么启发,那就是从现在开始就相信你的孩子“你能行”,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些事,给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的自由,并鼓励他们。孩子们的潜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。

文章来源:flyheart的新浪博客




上一篇如何获得稳定的学习动力

下一篇认知天性: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,形成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策略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