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
作者:佚名 来源于:家长学院
近日,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原大原样影印精选版《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》出版面世。其历时三年整理,涵盖《潜夫论》《拾遗记》《文房四谱》《法书要录》《画史会要》等文化精华,共计40卷,分为3函,5种,18册。
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藏书馆
《四库全书》创修于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,至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完成了全书的编纂与抄写,历时十余年。全书分经、史、子、集,故名“四库”。《四库全书》成书后,共抄写了7部,并模仿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式样,建阁庋藏。其中,贮藏于紫禁城内的称为文渊阁,京郊圆明园内的称为文源阁,承德避暑山庄的为文津阁,奉天(今沈阳)故宫的为文溯阁,统称“北四阁”。存放在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统称“南三阁”。北四阁专供御览,南三阁对外开放,允许读书人阅览抄录。各阁的名称都有“文”字,也都与“水”有关,其中含义非同寻常。
《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》 (图/姜洪源)
随着清王朝的衰落,《四库全书》成书后不到百年就屡遭劫难。清咸丰年间,太平军攻克镇江、扬州,文宗阁和文汇阁《四库全书》毁于兵燹;杭州文澜阁《四库全书》也在战火中散佚大半。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,文源阁《四库全书》亦毁于一旦。至此,7部《四库全书》已毁掉3部半。
幸存的3部半也辗转千里,饱受颠沛。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最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;文津阁《四库全书》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;文澜阁《四库全书》残存本现藏于浙江省图书馆;而原藏于沈阳的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最终落户于甘肃兰州。
那么,这部存放于沈阳的《四库全书》为何不远千里来到甘肃呢?又是如何辗转落户兰州?它现今又如何呢?
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易地迁甘
20世纪60年代中期,我国同苏联关系恶化,那时全国各地都在备战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为了确保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的安全,1965年初,辽宁省文化厅向文化部提出了将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调离辽宁保管的建议。时隔一年,1966年3月文化部对辽宁省文化厅作了答复:“你们基于战备需要,曾建议你省图书馆所藏《四库全书》一部拨交西北地区图书馆保管,此事业已由我们报请中央宣传部并中央文教小组批准,经与中共中央西北局商量结果,他们已指定由甘肃图书馆收藏。关于交接手续,请你厅径与甘肃省文化局联系办理。”
甘肃省图书馆按照省文化局的要求,制定了详细的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接收和保管计划,对接收时间、人员设备、保藏地点等都作了细致的规定,并定于1966年5月启程去沈阳接收《四库全书》,但因特殊原因未能如期成行。1966年9月,省图书馆又确定了第二个赴沈阳的接收小组成员:组长赵学义,成员方学俊、何勤贵、余贤杰、周省华。
9月29日,经辽宁、甘肃两省文化厅(局)商定,辽宁指派该省图书馆滕玉琢,甘肃指派赵学义签订了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交接书。于是,总计3474种36315册的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以及5020册清雍正年间印本《古今图书集成》,踏上了西行之路。在辗转一个星期时间,行程近3000公里后,于1966年10月中旬到达甘肃。当时谁也没有料到,这次具有保护性质的远行让甘肃成为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最终的家。
“藏在深山人未识”
1966年10月13日下午,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安全运达兰州土门墩车站。而在此之前,兰州军区的27辆军用卡车已提前1小时悄悄地到达车站并直接开上了站台等候。火车到站后立即开始装运,随后《四库全书》被秘密运抵距兰州150多公里的永登县连城鲁土司衙门保藏。
根据战备的需要,鲁土司衙门曾是省图书馆和省博物馆珍贵图书和文物的战备库。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初,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,其中大经堂630多平方米。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就存放在这座大经堂里。为此,加固维修了大经堂周边寺院的围墙,为了防潮,又在书籍下面垫上了十几厘米见方的木头,并且每天开窗通风,定期检查室内温湿度,防止图书受潮。1967年6月,甘肃省人委拨款5万元,制作了1200个战备书箱,替换了原来的包装箱。尽管这里保藏条件比较艰苦,但由于管理人员采取多种保护措施,《四库全书》未受任何损害。
上一篇: 天水古琴斫琴师:古法制琴传承千年琴音
下一篇: 城市的历史记忆——兰州握桥
【相关文章】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