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儿童教育网(顽童宝宝)

租庸调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百科知识 > 其他百科


租庸调


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学习力教育中心

唐代前期的赋役制度。是向受田课丁(人丁)征派的田租、力庸、户调的合称。由魏晋的田租户调制,特别是北魏、隋代均田制下的租、调、力役制度演变发展而来。

唐初以恢复生产为急务,政府总结前代土地、赋役制度的利弊,于武德二年(619)制定赋役之法。武德七年再次颁布均田令及租庸调法。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是①在按丁授田的基础上计丁征税。男子成丁为课口,主户内有课口的为课户。政府每三年更造户籍丁册。②课户每丁每年缴“租”粟2石;“调”随乡土所产。蚕乡输绫(或绢、絁)2丈,绵3两;麻乡输布,比照绫绢数增加1/5,麻3斤。“庸”是力役的替代税。每丁每年服役20日(闰年加2日)。不 ......




上一篇租地农

下一篇族田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